您当前的位置:太极拳研究
太极拳锻炼与饮食
时间:2014年05月1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taijiquan点击:
太极拳锻炼与饮食控制疗法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在肥胖症的治疗措施中,饮食控制疗法是第一位的,太极拳锻炼是饮食疗法的辅助手段,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单纯进行太极拳锻炼(即使运动量很大),而不去控制饮食是很难让自己的体重明显下降的,更何况肥胖症患者自身的体质已经限制他们从事大运动量的运动。因此,光靠太极拳锻炼进行减肥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与饮食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因此,有人把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形容为“治疗肥胖的两个车轮,缺一不可”。
    虽然单纯依靠太极拳运动减肥效果出现得较慢,但太极拳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加速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使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太极拳运动还可以增强肥胖者心肺功能,使肥胖者体内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情况好转。
    肥胖症患者实施饮食控制疗法治疗时,出自机体自我保护的本能,机体会自动降低自身的代谢率,使能量支出减少。太极拳运动疗法则可以使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使体内新陈代谢发生负平衡,减少单纯低能量饮食造成的机体蛋白质的丢失,迫使体内脂肪分解加速,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各组织构成的目的,在减肥的同时增强了患者体质。
长期的太极拳锻炼能够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使人的心情愉快,食欲增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多,从而提高了机体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但是,如果太极拳锻炼中不注意饮食科学,如运动中暴饮冷开水或生水,饭后马上进行剧烈运动或是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餐等,都对消化器官的机能产生不良的影响,久而久之,会引起消化不良和慢性肠胃病,因此,在太极拳锻炼中应注意饮食科学。
  (1)太极拳运动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运动量。年纪较大的要以柔和型太极拳为主,年轻的练习陈式太极拳最好。练习太极拳时会大量出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常使人感到格外的口渴,有些人只图一时痛快,运动之后立即大量饮水,这不利于健康。因为运动时胃肠道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减退,运动后若立即大量饮水,会使水分积聚在胃肠道,使人感到胃部胀满和不适,同时,一部分水分经肠胃吸收进入血液以后,使循环血量增加,这给刚运动后应该休息的心脏又增加了负担。另外,出汗时有大量盐分随汗液排出体外,而人体里的液体要保持一定的浓度,体液中水分与盐分之间需要有一定的比例,如果运动后只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就会冲淡血液里的盐分,人体为了维持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就要将“多余”的水分排出,其结果是越喝水,越出汗,体液损失也越多,口渴得也越厉害。因此,运动后可以用水漱漱口,湿润一下嗓子,然后再少喝些淡盐水,既解渴又补充了身体里盐分的损失,这样才符合饮水科学。
  (2)太极拳运动与进餐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吃饱饭后,胃肠的活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在对食物进行消化的过程中需要的血液量也增多,此时若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由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作用会使肠胃活动及消化液的分泌受到抑制,使肠胃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而使血液更多地供给运动器官,导致肠胃消化功能减弱,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疼痛,甚至造成消化不良。同样,运动之后也要间隔一定的时间再吃饭,因为运动时管理肌肉活动的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同时使消化器官受到抑制,消化器官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一般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后不想马上吃饭,运动后应休息30分钟左右再吃东西。
  (3)剧太极拳运动后不宜大量吃冷食。剧烈运动时,体温比平时升高,如果运动后立即吃冰冷的食物,会引起肠胃道血管突然收缩,致使肠胃系统因受过度冷刺激而发生功能紊乱,引起腹痛和腹泻等病症。另外,由于运动后咽部充血,过凉的刺激也会造成咽喉发炎、疼痛等不适感觉。
(4)太极拳运动后的膳食营养要合理。首先要有易于身体的的吸收,然后是腥素的搭配,不可偏食。年纪偏大的有注意身体的肥胖问题,一般要增加素食成分,尤其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多吃一些豆制品和蛋、鱼类。大凡练习太极拳的会出现大腹便便,主要的问题就是锻炼的方式与饮食之间分配不合理,暴食暴饮和偏食造成身体肥胖。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应和自己的身体健康系数联系在一起。目前真正练太极拳的与健身为目的地比例系数1:45,有的太极拳练习者是因为退休或者身体有问题了,才参加锻炼,所以就更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程度,来定自己的食谱,不可不忌口。
(5)太极拳练习者的饮酒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的太极拳锻炼能提高身体的解酒能力,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误区,太极拳高手酒量大,多喝些没问题,实际上长期的下去对身体不好,尤其对肝脏造成长期的损伤,所以练习太极拳要注意酗酒的问题,尽量少饮酒或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