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名家风采
第4段:古槐传说 四女孝亲
时间:2018年11月0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taijiquan点击:

(第4段:古槐传说 四女孝亲)

 

    接上次说到:第一、二路,基本完成了既定的任务。

 

第四路要寻找“东四”,第五路要寻找“西四”——“东四西四,八槐定世”。

为什么要寻找这八棵槐树?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的鬼木!要知道其中的原由,还要从它们的形成说起。于是,李小脚首先为大家讲了这八棵千年古槐的故事:

 

在宇宙还处于没有运动、没有时间、没有边际的自然状态,原本是混沌一团的“无极”。

大约四十六亿年前,出现了一位巨神叫“盘古”,他经历了一万八千年的修炼,创造了“太极”。

他将混沌一团的无极,分为两极。一极阳气上升,形成了“天”。另一极阴物下沉,形成了“地”。

盘古为了开天辟地,贡献了生命,最后累死了,躺倒在地上。尸体化作了山峦、平川、大漠……。其中,盘古的双乳,化作了一个完美的生灵。又过了很久很久,这个生灵修炼成了女神,她就是“女娲娘娘”。

大约500万年前,女娲看着先人盘古尸体化作的荒芜大地,悲伤地流出了两行眼泪,一行眼泪化作了“黄河”,另一行眼泪化作了“长江”。

黄河和长江之水,所到之处,长出花草树木,产生了生命,大地顿时有了色彩。

 

女娲高兴地看了一眼长江,清澈的江水映照出了自己的身影,她也是第一次看见,觉得很好奇。

于是,她转过身来,坐在黄河边,抓起黄河边的黄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一个小泥像,刚放到地上,小泥就汲取了大地灵气,成了会动弹、会说活的小生灵。这就是人类!因为,小泥像是用黄泥捏的;所以,小生灵的皮肤是黄色的,不像女娲皮肤那样,玉光神韵。

但是,她还是觉得非常开心,心想:大地上有么一群小生灵,多么地好玩啊!多么地生机盎然啊!

于是,她就不停地捏起了小泥像,可是大地真的很大很大。她低着头,捏啊捏,捏了很久很久,累的脖子都酸疼了。她仰起头来活动活动颈椎,忽然望见一棵仙树,玉树临风地生长在太行山的悬崖上。

这时,她头脑里,想出了一个快速造人的好办法:她抓起仙树,将黄河之水与黄土,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也成了小人儿。

 

女娲起劲地挥动着仙树,一群一群的生灵诞生了。她觉得这个办法太好了,又加快了速度、加大了劲头儿。可她没想到,用劲过猛过大,有的泥点,甩的过高过远,四处乱溅,摔到凹凸不平的地上,变成了一些残疾人。

 

她更是万万没想到,仙树磨损过大,碎成了八段,甩了出去。因为,她是坐在黄河边上,左右挥动着仙树。所以,如果把太行山当作分界点,有四段落到了山的东面,有四段落到了山的西面。甩出去的这八段碎了的仙树段,落到地上,就长成了千年古槐。所以,槐树也叫“仙树”,也叫“玉树”。

唐代杜甫诗中:“蛟如玉树临风前”——正是形容这种样子,能够招徕女神青睐。

“东四西四,八槐定世”,指的就是这八段仙树碎段,落地长成的千年槐树。

李小脚讲到此处,便有人提出了疑问:“黄河那么长,华夏那么大。千里林海,万顷大地。在这么大的范围寻找,如同大海捞针,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即使找到了千年古槐,又何止八棵?怎么才能断定哪个是呐?”

“问的好!”李小脚赞许道。

“除了奇门遁甲的传人能认识外,一般凡人还真是看不懂的。但是,只要掌握了以下特征,寻找起来就容易多了。”

“哪些特征?”众人不约而同地问道。

李小脚为大家指出了门道:

1.这八棵槐,经过了女娲娘娘之手。女性为阴柔,那么女神就更阴柔。所以,这八棵槐树必须是与女性有关,还必须是至阴至柔。”

2.这八棵槐树,是用来造人的,一定与人的生息有关,不会生长在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和野蛮荒地。反而,会在人气旺盛的好地方,给人们带来福气,成就人们的事业。

3.这八棵槐树,具有千年轮回,永生不死的特征。树上结出的槐树灵籽,母亲吃了,生出儿子必成大器;还能杀死一些凶神恶龙。”

 

这时,郭家庄的郭静郭大俠茅塞顿开,提供了一条线索:“咱们山东武城,就有这么四棵千年古槐,也符合一些特征。”

众人忙问:“在哪里?怎么个符合特征?”

郭大俠说:“这四棵千年古槐,就在四女寺。为什么说,四女寺的古槐符合特征?还要从四女寺地名的由来说起。”



为了证明四女寺的四棵千年古槐,符合“东四”特征。郭静讲起了祖辈们的经常念叨的故事,《四女寺的传说》:

 

在汉朝景帝年间,一位英俊潇洒的傅先生,带着年轻貌美的妻子来到了安乐镇。他们用带来的财宝,在此置办产业,安家落户。夫妇二人,能耕善种,还会经营,没几年就步入了小康。那是真是“有田有地又有房,有车有马又有粮,又办学堂又经商,生活富足学识强”,十分令人羡慕和崇仰。而且,傅氏夫妇,又乐善好施,扶困帮穷,仗义疏财,成了十里八乡无不称道的绅士。再后来,人们好奇傅先生来路和身世时,又渐渐地发现了傅先生的一个秘密。

傅先生虽然好表,举止文雅,学识见广,象个绅士。而且武功高强,善长骑马射箭,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最神奇的是,有人见过他能一箭双雕。

 

郭静停顿了一下,解释说:“我郭家祖上,是梁山好汉108将中的“赛仁贵”郭盛。在梁山泊,听过“小李广”花荣讲,他家祖传的射箭术,就是先人跟傅先生学的。”

原来傅先生,曾是跟随“飞将军”李广,抗击匈奴的一位儒将,他的射箭技术,得到了李广将军的亲传。所以,也成了一位神射手。于是,在军中负责训练军士射箭。

后来,发生了“七国叛乱”,傅先生被小人诬陷,说他参与了“七国之乱”。他只好连夜带着生死与共的妻子和积攒的财宝,弃官而去。从此,隐瞒身份,浪迹江湖。最后,来到了安乐镇安家落户。

 

傅家夫妇来到安乐镇后,生有四个女儿,遗传了父母双方的所有优点,都是绝代佳人,聪明贤慧。自己家里,又有办学堂和武术传承的优势。历练的她们,个个知书达理,文武双全。

四姐妹实名已经无法考究了。但是,四姐妹的美貌如花,乡亲们把她们比作最美丽最动人最有性格的四季花魁:

大姐是冬天生的,把她称作“冬梅”。

二姐是秋天生的,把她称作“秋菊”。

三姐是夏天生的,把她称作“夏荷”。

四妹是春天生的,把她称作“春兰”。

 

在人们的赞美和关注下,四大美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自然说媒提亲者络绎不绝。谁都喜欢“白富美”!可是,美中不足的一个难题摆在了面前:傅氏夫妇已经50多岁了,却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如果女儿都出嫁了,家业谁来继承?!父母老了谁在身边侍奉啊?!因此,女儿的婚事,一推再推,一拖再拖。眼看四姐妹都快过了最佳婚配年龄。接踵而来的、又一个美中不足发生了:老娘也过了生育期了。傅家夫妻感情深厚,老爹又绝不纳妾。

 

鉴于此种情况,大姐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三个妹妹:

“咱家没有兄弟,如果咱们都嫁人了,父母就无人照料。

“如果妹妹们再拖着不嫁,恐怕也都拖成老姑娘了,想嫁都嫁不出去了。会让父母操心着急。

“反正我已经20岁了,也算是老姑娘了,也嫁不了好人家了。我就留在家中,为父母养老送终。

“一来呐,省得让父母再为嫁女的事,操心着急了。二来呐,我侍奉父母并守住家业,你们也放心,总比认个干儿子,来继承家业好吧。”

最后,大姐笑着逗乐说:

“妹妹们出嫁,我会给你们每人准备一份厚重的嫁妆,给你们的婚礼办的风风光光。

“但是,嫁出去以后,可不许再回来与我争家产呦!嘻嘻嘻……

 

三个妹妹都是非常聪慧的人,一听就明白了姐姐的用意。这是姐姐舍己为人,用终身不嫁的牺牲,换来父母的安心,换得妹妹们的幸福啊!

于是,大家都各自找着理由,争先恐后地吵吵着留下来,让其她姐妹嫁出去。

 

这时,父母听到了四姐妹的动静,特别纳闷。觉得四个女儿知书达理、素质高雅,今天怎么争论不休呐?夫妻二人就一同过来看个究竟,了解事情原委。此时,已经陷入僵局,各不相让……

傅氏夫妇为了不耽误所有女儿的终身,最终也同意了留下一人养老。让谁留下呐?傅先生说了一个办法:

“既是这样,那就看天意吧。昨晚我梦见女娲娘娘了,对我说你们夫妇积德行善,应该有好报,送你们四棵槐树籽,夫人吃了槐籽必能怀子。我忽然一下地醒来,确实看见枕头边,放着四棵槐树籽。

“你娘年事已高,我哪里舍得再让她怀孕生子。正不知如何妥善处理这四棵槐树籽哪,正巧你们姐妹也在商议有关问题。真是天意啊!

“不如这样,你们姐妹四人各种一棵槐树;谁的槐树没有成活,谁就嫁人;若都成活了,谁的槐树最茂盛,谁留下,其他姐妹就嫁人。一切听从天命!”

 

四个女儿听了以后,觉得这个办法还是比较好的,一致同意了。

于是,姐妹四人各自在大门口,种下一棵槐树种子,不久四棵槐树都长出来了。又过了几个月后,四棵槐树也都长势很好,枝叶茂盛。

 

大姐冬梅毕竟岁数大点,心眼多些。不忍心贻误妹妹们青春,想着妹妹们早点嫁人。她就偷偷地用热水浇灌三位妹妹的槐树。

不料,姐姐的这一举动,被时刻留意的二妹秋菊发觉了,于是,她也暗暗地效仿大姐,用热水浇灌其他姐妹的槐树。

再后来,秋菊、春兰也发现了这个秘密,彼此心照不宣,更加使劲地热水浇别人的槐树。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槐树不但没死,反而更加茁壮。

 

郭大俠把故事讲到这里,再次重申:

“这四棵槐树,是四位绝色美女栽种,而且用热水浇烫都不怕。足以说明它是多么的至柔至阴,能以阴克阳了吧!”

众人听到这里,不约而同地承认了郭静的判断:“对!这四棵槐,确实至柔至阴。”

接着问道:“后来怎么样了?”

 

郭静继续把故事讲下去:

这样,过了整整一年。四棵槐树,不但没被热水浇烫死,反而越来越好。四姐妹一致认为这是天意,从此坚定了留家侍亲的决心。

当父母知道了此事后,也是大吃一惊。本想用“种槐树”这个办法,早日让女儿们出嫁,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过上幸福生活,没想到竟会成了这个样子。

 

傅氏夫妇仍不甘心,又一次做出努力,对女儿们说:

“你们说的,我们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不如再让我们试试,如果真是那样,就不再劝你们出嫁了。”之后,达成协议,再试上“七七四九天”。

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女儿,深信他们说的是真的“用热水烫不死槐树”。但是,为了女儿们的一生幸福,只好又出此下策。在这七七四九天的时间里,不但用热水烫,还用灶台里尚未熄灭的火炭,堆在树干下烘烤,直至厚厚的树皮都烤的乌黑,出现鱼鳞形状的裂纹,槐树依然茁壮。

 

最后,傅氏夫妇还想让四姐妹“抓阄”,一留三走。可是,四姐妹发现槐树留有乌金发亮、鱼鳞形状的烧烤痕迹,而且也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期限,那里还肯抓阄。表示:“四棵槐树既然经历了如此考验,依然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这是天命昭示我们四姐妹,都要留下侍奉父母终身。”

 

傅氏夫妇的内心,被女儿孝心深深感动。越是感动,就越是不愿毁了四个女儿的终身。所以,嘴上仍然在做最后的努力。说道:

“自古以来,男儿娶妻,女儿出嫁。孝子贤孙,为父母养老送终,这是才是天道。

“你们又不是男儿,哪里存在着什么天命昭示?!

父母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四姐妹再也无话可说,相互上下看了看,微笑地回到了各自的闺房。

 

傅氏夫妇,为自己的来之不易的胜利,还沉浸在片刻地窃喜时。

忽然,眼前走来了四位: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美如宋玉、貌若潘安的美男子。只见那四位美男子:边走边聊,称兄道弟。时而,谈词论曲、吟诗作对。时而,比划拳脚、切磋武艺。

四人来到跟前,齐刷刷地跪下,模仿着男子腔调恳求:“我们就是您们的儿子,永远做孝子贤孙,侍奉父母终身!”

傅氏夫妇看到女儿们,都装扮成了男人样子,深知她们决心。傅氏夫妇又见证了槐树极阴克阳,不怕热水烫,不怕火炭烤的神奇。也就相信了“这真是天意吧!”

 

自此,四姐妹全都男儿打扮,留在父母身边,既分工又合作,帮着父亲打理生意、管理农活 、教书育人、传授武艺。

傅氏夫妇,也把女儿们当作儿子一样对待,不再劝婚。

十里八乡的人们,也听说了槐树和四女的故事,也不再登门求亲了。

转眼之间,过了二、三十年。傅氏夫妇已经七八十岁,早已彻底放手所有工作,完全交给了四个女儿。

四个女儿,不但精心伺候着父母,还在庭院里,建了一座梵宫,朝夕焚香,日夜通经,祈祷双亲平安长寿。

 

郭静讲到此处,听者不禁为四姐妹的结局担心。迫切地问:“后来怎么样了?”

郭静拿出了有关记载:

……树身生鳞,金色灿然(源于傅氏夫妇烧烤,形成的神奇现象)。忽一日,天神降于庭院,载着夫妇二人及四个女儿,一道升仙而去。”

“人们源于四姐妹孝心与四棵槐树的神奇,把安乐镇改为四女树。

“后人为弘扬美德、传颂事迹,给四姐妹修建了寺庙,雕塑神像,并立碑铭记。因此,又将四女树,改名为四女寺。”

 

郭静大侠讲到这里,不禁有人问:

“傅氏夫妇和四个女儿真的升仙了吗?”

“普通老百姓修个祠堂,不经过政府同意,就能将安乐镇改名成四女寺吗?”

 

郭静大侠答:“我也不信!实际上是这样的。”郭静接着讲下去: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引发了“七国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傅先生被别有用心的人,诬陷为参与了叛乱。只好“政治避难”,来到了安乐镇。光阴似箭,一晃就是50年。

在这50年里,世上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首先,“七国之乱”,三个月就被平息,七个参与叛乱的诸侯王都死了。汉景帝刘启的中央政府,取得了绝对胜利。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飞将军李广,亲手抓到了诬陷傅先生的小人,坦白了当初诬陷傅先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借着诬陷傅先生,来整垮李广,傅先生是李广军队的武术教官吗。

飞将军李广,为傅教官平了反、昭了雪;之后,还派人四处寻找傅教官。

 

后来,汉景帝刘启死了。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当了皇帝。飞将军李广、骠骑将军霍去病,继续得到汉武帝刘彻的重用,成为抗击匈奴的两位最厉害的骑射名将。

再后来,公元前119年,飞将军李飞死了。接着,公元前117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也死了。真是天妒英才,两年内两位名将相继去世。

飞将军李广、骠骑将军霍去病,是抗击匈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麾下,两员最厉害的骑射神将,他俩的骑射神功,令匈奴闻风丧胆。

他们一死,匈奴没有了后顾之忧;从而,胆子越来越大了。愈演愈烈地犯我河山。

所以,军队迫切需要“神射手”,特别是能把士兵训练成“神射手”的武术教官(傅教官)。

 

飞将军李广虽然死了,但是,军队派人寻找傅教官的事,却一直未停。

卫青大将军在自己的外甥(霍去病)死后,又加强了寻找傅教官的人手。

卫青大将军为什么十分青睐傅教官?还有另一个原因,傅教官曾经训练过的一批“神射手”,随卫青杀得匈奴,只能龟缩防守,不敢进犯半步。

傅先生为李广、卫青,训练士兵,增加了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后人多有传颂。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就赞颂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指的就是“卫青”,“飞将”指的就是“李广”。

寓意:倘若龙城大将军卫青、飞将军李广,带领的军队的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卫青也没有找傅教官,遗憾的死了。但是,卫青死后,寻找傅教官的事,仍在继续,这前赴后继的一找,就是四、五十年。

 

最终找到傅氏一家的,不是求贤若渴的武官们,而是一位文人:董仲舒。

董仲舒是谁啊?董仲舒是谁,许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有一个人大家都知道。他叫:孔丘。世人尊称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不但中国人都知道,世界人民也知道。孔子和儒家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大?!靠的就是董仲舒的最早宣扬、传播、推广。

董仲舒是位: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特别是他的“阴阳术”,当朝皇上汉武帝刘彻,十分地欣赏,百分地信任,万分地需要。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非常喜欢董仲舒的“阴阳术”?因为刘彻自己也是“武神”下凡,阳罡之气太盛,需要阴柔平衡。

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的一系列“阴阳平衡”的建议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汉朝出现了一派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其中的一项“阴阳平衡”国策,就是“以文补武”。用什么“文”补呐?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汉武帝刘彻尝到了甜头儿,对董仲舒的建议,那是言听计从,采纳了“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自此,全国上下,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汉代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汉代几百年的灌输,使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地受到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又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影响着世界人民。

 

董仲舒在全国推广儒家时,总要有个试点地区、典型事迹吧!?

选择试点地区,当然要选择孔子的故乡--山东。典型事迹,当然也要在山东找啊!在山东的那里找?就去德州吧!孔子讲究个“德”,德州一定德行好。于是,动身前往德州而来。

董仲舒一路走来,当他路过“安乐镇”时,觉得十分奇怪。当地人们很少称呼“安乐镇”了,大家都俗称作“四女树”或“四女祠”。于是,他在“安乐镇”停了下来,仔细地调查了“安乐镇”,改口“四女祠”的由来。

 

董仲舒一下子就被四女的事迹,所吸引、所感动、所震撼:“原来,四女不但不嫁;还为父母修建了祠堂,还膜拜孔子孔圣人。这不正是自己要的典型事例吗!”于是,董仲舒决定亲自去探访一下。

 

这一天,董仲舒来到傅家门前,看见了庭院中的那四棵槐树。董仲舒最善阴阳术,一眼就看出了那四棵槐树阴柔无比,人间罕见。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慨,脱口而出:“草木属阴,鬼木为槐。观此槐之状,必有奇女居此。”

 

忽然,院门悄然打开了。出现了四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女童。

董仲舒惊诧之余,暗自猜想:四女应该40-50岁了,眼前的四个女童,也就十来岁。难道四女的孝心,真的感动了上天,四女成仙了,返老还童了?

“老爷爷好!老爷爷您找谁?老爷爷您请进!”

董仲舒还在纳闷,四个女童已经主动说话了。

“我叫高小梅。”

“我叫高小菊。”

“我叫高小荷。”

“我叫高小兰。”

“我们是高老庄的高家四姐妹。”

 

董仲舒边走边捉摸着那四个女童的事,二道门又出现了四位十几岁美少女,也主动说话了。

“老人家好!老人家您找谁?老人家您请进!”

“我叫郭小梅。”

“我叫郭小菊。”

“我叫郭小荷。”

“我叫郭小兰。”

“我们是郭家庄的郭氏四姐妹。”

 

董仲舒即将走到傅家正房前面时,出现了四名20-30岁的“帅男靓哥”,迎宾而来。此时,董仲舒恍然大悟,眼前的四人,才是自己要找的傅氏四姐妹。

原来,傅氏四姐妹的事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扬,在武城以及整个德州地区广为流传。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名门望族,纷纷效仿。让女孩也学习文化,学习武功;甚至,连名字都模仿。

后来,世人为女孩起名子,经常有叫“春兰、夏荷、秋菊、冬梅”的。高家四姐妹、郭氏四姐妹,就是效仿傅氏四姐妹的名字,也效仿着傅氏四姐妹的文武才华,来到傅家的“学堂”和“武馆”来学习的学生。还有一个缘由:高家和郭家,先是有了四个女孩,后来,吃了傅氏家的槐树籽,才生下了独苗(小弟弟)。

 

董仲舒在傅氏姐妹的引导陪同下,参观了“学堂、武馆、祠堂”。越看越来劲,越看越觉得不枉此行。“学堂”学的是四书五经,“祠堂”膜拜的还有孔圣人,“武馆”教的主科是射箭。

董仲舒此次是微服私访,并未暴露身份,只说是慕名而来,并执意要拜见傅先生。

董仲舒一见傅先生不要紧,在俩人相互拱手行礼时,他发现了傅先生手上的印记。

董仲舒清楚的记得,那个手上的印记,正是飞将军李广的傅教官独一无二的。

此刻,董仲舒已经百分之百地证实了自己的猜测。眼前的这位已经七、八十岁,相貌却像四、五十岁的英武壮年,就是一直要找的训练神射手的傅教官。

 

董仲舒强忍住内心的喜悦,不动声色地离开了傅家。迅速地返回了京都长安(西安),将已经想好的方案,向汉武帝刘彻请示汇报。主要内容有两个:

一是,请傅氏一家为皇家和军队培养武功人才。

二是,推崇四女作为儒学的典型事例和模范人物。

具体做法:秘密地把傅氏一家从“安乐镇”接出来,安排到皇家武术军事训练学校,简称“皇武军校”。傅教官任军校顾问,傅氏四姐妹任武术教官。

“皇武军校”是为皇家培养武功高手,训练军队“神射手”的高级秘密训练营,地点十分隐蔽。

 

为解决傅氏一家的日常生活和安享晚年问题,还在“皇武军校”内,建造了一处庭院,一切生活费用由国家承担,侍从保姆等由国家负责委派。

实际上,就是傅氏一家的高级“养老院”。

这样安排,既能发挥傅氏一家的余热,又保障了傅氏一家的行踪绝密。

 

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神秘呐哪?

董仲舒是为了给“四女”的这个典型,增添神秘的色彩。让这个典型,更有轰动效果。

四女的事迹,为树立儒家孝道的典型,虽然是很好的事例。但是,不足之处就是四女的结局,令人担心。

四女终身不嫁赡养父母,四女老了谁来赡养?四女的巨大付出,会得到什么回报?

董仲舒已经考虑到:

1.凡是赡养父母而终身不嫁人,都由国家养老。目前,国家还没有这个能力。

2.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更加迷信因果报应,崇信做好事、做善事能成神成仙。如果,把四女“升了仙”,在迷信因果报应的时代,将是人们公认的最好回报。

 

为了让四女升仙更加逼真,董仲舒也运用了“阴阳术”法则,上下呼应。

一是,傅氏一家秘密地从安乐镇接走时,安排人在下面(当地群众)之间,散布“美丽的谎言”,就说看见“傅氏一家升仙了”。

二是,汉武帝刘彻在上面,也配合四女升仙的说法,赐了一块“孝女之神”金匾。人们不是把皇帝视作“真龙天子”吗!真龙天子都说四女是神了,老百姓会更加相信升仙了。

果然,升仙计划天衣无缝,整个行动完美结束。

 

四女升仙了!皇帝赐匾了。不仅仅是当地的老百姓,地方的官员也更加来劲了。

官民齐心合力,一起对四女祠进行了扩建。扩建时,把傅氏一家(四女侍奉父母)的形象,也塑造了神像,安放到了寺庙里。

 


以前所谓的“四女祠”,只是傅氏一家建造的祠堂,里面只有“神仙和圣人”的塑像,四女只是为了给父母祈福、为大众祈福用的;也对外开放,供大众膜拜神仙和圣人。现在扩建后的“四女寺”,寺庙里“四女侍奉父母”的六个人神像,成了膜拜的主角。从此,“安乐镇”:也不俗称“四女树”了,也不雅称“四女祠”了,统统尊称“四女寺”了!官家的“招牌和官印”,也都名正言顺地改名为“四女寺”了。

 

郭静大侠一口气地把“安乐镇”叫“四女树”,又叫“四女祠”。最后,还是由官方将“安乐镇”改成的“四女寺”的经过讲了一遍。

 

其中,在叙述四棵槐树上,并没有“热水浇烫”和“火烧碳烤”的情节。而是,“阴阳术”大师董仲舒的法眼看出来的,口中说出来的。

众人既然相信李小脚的奇门遁甲传人,能看出来槐树真伪。当然,也相信“阴阳术”大师董仲舒了。

至此,全体议事人员,一致认为:无论是“热水浇烫、火烧碳烤”,还是大师法眼看出来的;足以证明四女寺的四棵槐树,就是“东四”。

 

那么,第四路主要任务是什么?请您接着看: